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药资源 > 药用植物栽培 > 种植动态
编号:12978196
子宫内膜搔刮术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1月22日 《医学信息》 2017年第3期
     摘要: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搔刮术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。方法 选择2014年1月~2016年5月在东莞第三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,因宫腔镜检查正常的宫腔,不明原因不孕的妇女,行IVF-ET治疗反复种植失败再次进入新的IVF-ET周期的患者,把纳入的46例患者随机化分成实验组(n=26)和对照组(n=20),实验组在取卵周期前1个周期21~27 d进行内膜搔刮术,对照组行安慰性手术治疗,结果 实验组行 IVF-ET的临床妊娠率为46.2%、种植率为34.6%,高于对照组IVF-E的临床妊娠率为35%、种植率为20%。结论 可以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和子宫内膜容受性,宫内膜搔刮有利于子宫内膜与排卵的同步性,提高反复种植IVF-ET妊娠率。

    关键词:子宫内膜搔刮术;反复种植失败;子宫内膜容受性;妊娠率

    子宫内膜搔刮术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广泛研究。potdar,et al[1]显示:子宫内膜搔刮术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,从而提高妊娠结局。Baum,et al[2]并未发现子宫内膜搔刮术能改善反复种植失败妇女的妊娠结局。Wise,et al[3]最近基于非随机meta分析认为子宫内膜搔刮术能改善反复种植失败后再次行IVF-ET妇女的妊娠结局。然而所纳入的研究文献质量受到质疑,未排除明确病因所引起的不孕和反复种植失败的妇女进行IVF。

    在本次研究中,我们目的评估反复种植失败、宫腔镜检查正常的宫腔、不明原因不孕的妇女再次行IVF-ET前行子宫内膜搔刮术后是否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,从而改善临床妊娠结局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~2016年5月在东莞第三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,行IVF-ET治疗后反复种植失败再次进入新的IVF-ET周期的患者,把纳入的46例患者随机化分成实验组(n=26)和对照组(n=20)。实验组进行子宫内膜搔刮术,对照组进行安慰性手术。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,充分尊重患者的医疗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,患者知情同意,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。纳入患者标准:①患者年龄20~40岁;②宫腹腔检查未见异常宫腔;③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:经过≥3个周期,共移植≥10个高质量胚胎仍未妊娠;④没有其他全身性疾病等;⑤移植优质胚胎;⑥夫妻双方染色体正常。排除标准:①输卵管积液;②之前周期卵巢低反应(之前月经周期的第3 d FSH>10 IU/mL或hCG促排卵时卵泡数目<4个)。

    1.2方法

    1.2.1子宫内膜搔刮术 实验组患者在取卵前一个月经周期,不使用激素避孕的第21~26 d进行标准的子宫内膜搔刮术,患者排空尿液后,取膀胱截石位,行双合诊了解子宫的大小及位置;宫颈钳夹持宫颈旁少量组织,用探针测量宫腔深度后,用小号刮匙轻柔、表浅并且均匀地搔刮子宫内膜组织。对照组在取卵前一个月经周期,不使用激素避孕的第21~26 d行相同的手术操作过程中,仅使用探针测量宫腔深度。

    1.2.2超声检测内膜下血流分布 于降调日和HCG注射日(注射前)经阴道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子宫内膜血流。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信号分布情况:A型:子宫内膜见血流信号并靠近宫腔;B型:子宫内膜见血流信号但未超过内厚度的1/2;C型:检查到的血流信号仅局限于子宫内膜高回声带边缘,未进入子宫内膜。

    1.3临床资料收集 患者的年龄、BMI、不孕年限、基础FSH、LH、 E2、P;降调前内膜厚度、子宫内膜血流信号分布。可移植胚胎数、妊娠结局等。

    1.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.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,计量资料以用(x±s)表示,采用t检验比较,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,以P<0.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1两组患者年龄、不孕时间、IVF周期数、BMI、基础激素(E2、P、LH、FSH)、降调前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
    2.2两组中降调日子宫内膜血流信号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HCG日子宫内膜血流信号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内膜搔刮组:降调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:A型13例,B型5例,C型8例;HCG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:A型16例,B型8例,C型2例。对照组:降调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:A型10例,B型4例,C型6例;HCG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:A型11例,B型5例,C型4例。

    2.3两组移植周期临床结局比较 内膜搔刮组中种植率、临床妊娠率、多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内膜搔刮组:临床妊娠率46.2%(12例),种植率34.6%(9例),多胎妊娠率25%(3例)。对照组:临床妊娠率35%(7例),种植率20%(5例),多胎妊娠率14.3%(1例)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子宫内膜搔刮术是一种局部机械刺激方法,Kalma,et al[4]经临床研究发现,在月经的早期轻刮子宫内膜各壁,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,同样在行IVF-ET助孕反复失败的患者中行内膜搔刮术可以提高胚胎的植入率、临床妊娠率,内膜搔刮的刺激促进新的周期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增生和分化,提高与内膜容受性有关的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分泌和表达,子宫内膜愈合的过程中,细胞因子、白介素、生长因子、巨噬细胞、树突状细胞增强释放,这些都是有利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,有利于提高胚胎的着床率。Barash,et al[5]认为子宫内膜容性与子宫内膜蜕膜化相关,首先提出子宫内膜搔刮诱导适当的子宫内膜蜕膜化,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,从而提高植入能力。在他们的研究中,在行IVF-ET之前月经周期的第8、12、21 d,行子宫内膜搔刮术后,植入率(28%)、临床妊娠率(67%)、出生率(49%)相比对照组植入率(14%)、临床妊娠率(30%)、出生率(23%),明显升高,有统计学差异。随后他们的研究也证实子宫内膜搔刮能改善子宫内膜容性,从而改善妊娠结局,在动物模型中,类似的子宫内膜搔刮术能引起假蜕膜反应。Li和Hao[6]研究显示:子宫内膜搔刮术能刺激子宫内膜间质雌激素受体的表达,诱导内膜蜕膜化。子宫内膜的血流灌注反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,内膜的血流灌注对囊胚的植入至关重要,子宫内膜的血流低灌注会引起不孕,在卵泡期和黄体期,内膜新生毛细血管明顯增多,提示子宫内膜的血流灌注改变能影响内膜的生长与种植。我们的研究显示:行子宫内膜搔刮术后,HCG日子宫内膜血流信号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,子宫内膜的血流灌注明显增多,内膜厚度有统计学意义,子宫内膜搔刮术组行 IVF-E的临床妊娠率为46.7%、种植率为35.6%,高于对照组IVF-ET的临床妊娠率为37.5%、种植率为25%。可能的原因为内膜搔刮术能改善子宫的血流灌注,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,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。同样,许多学者认为子宫内膜厚度能影响受孕。过去认为子宫内膜厚度为5~8 mm, Check,et al[7]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厚度≥10 mm有利于胚胎的植入。然而子宫内膜厚度对IVF-ET妊娠结局的影响具有争议性。我们的研究中,子宫内膜搔刮术有利于子宫内膜厚度与促排卵的同步性,搔刮组与对照组中的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常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(陈淼 邱志玲 陈雪梅)
1 2下一页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药资源 > 药用植物栽培 > 种植动态